鼎新简介

当前位置: 首页-> 关于鼎新-> 鼎新简介
鼎新书院简介


鼎新书院是在宁夏大学“一体两翼”综合改革下,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探索构建学院、学部、书院协同育人新机制,于2023年3月成立的,书院内设综合办公室、党建思政中心、团委、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中心、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。“中心体”学院(机械工程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材料与新能源学院)享有充分的学科建设自主权,弱化行政属性;学部(前沿科学与技术学部)作为学院的共享机构,侧重行政服务与整合学科资源;书院(鼎新书院)侧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全方位育人工作;学院、学部、书院各司其职,推动行政、学术、资源的共享重组,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。

鼎新书院现有教职工12人,负责“中心体”学院--机械工程学院1414名、化学化工学院1877名、材料与新能源学院483名,共计3774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全方位育人工作。现有本科生2660名(共有76个班级),硕士研究生1032名,博士研究生82名;男生2477名,女生1297名。

成立鼎新书院,一是以学生为中心、宿舍为载体,通过构建学院(专业教育)书院(通识教育)协同育人机制,让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、不同班级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生活、彼此融合影响,构筑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、文化育人的生活家园、师生互动共享的公共空间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育人平台;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开启学院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学科发展(第一课堂),书院负责学生第一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与养成教育(第二课堂),学院负责专业学习,书院负责课外学习生活的宁大治理新模式;三是深化“服务学生全覆盖、教育培养无盲点、思政引领不断线”的育人格局,构建更高质量、更加卓越、更受尊重、更有梦想的人才培养体系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;四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、伦理道德思想及独立思考、职业规划、人际交往、组织领导和适应社会等能力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
鼎新书院的工作主要涉及学生的党建团建、思想政治教育、通识教育、学业辅导、学风建设、就业指导、奖惩助勤贷补等事务管理、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日常管理、书院文化建设等。

鼎新书院专兼职师资团队由书院名誉院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,党委书记、院长程胜利,党委副书记马丽蓉、黄旭兴,副院长陶佳玲、何佳,辅导员李斌、马洁、张凯、柳燕妮、王彬、王凤霞、高乐,以及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人员,来自机械工程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研究生导师、班主任等组成。书院聘任部分校内专家,校外行业、企业界和知名校友担任兼职辅导员、导师,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,着力打造“青春之歌”特色主品牌,设立鼎新书院“青春之歌”公寓功能党小组、“青春之歌”大讲堂、“青春之歌”融媒体中心、“青春之歌”宣讲团、“青春之歌”志愿者服务队等子品牌矩阵,强化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共享空间建设,与机械工程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材料与新能源学院一道打造高品位的“第二课堂”育人新范式。

鼎新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与“中心体”学院(机械工程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材料与新能源学院)、学部(前沿科学与技术学部)协同联动,精诚团结,锐意进取,紧扣学校第八次党代会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,锚定高水平西部一流大学建设奋斗目标,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“双一流”建设重点任务,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跃升行动、优质学科筑峰行动、人才队伍建设引聚行动、科研创新攀升行动、开放办学拓展行动、综合改革增效行动、社会服务提质行动、文化建设赋能行动、服务保障提级行动等“九大行动”,紧紧围绕学校年度重点工作,全面深化以学院为“中心体”、书院和学部为“两翼”的“一体两翼”综合改革,立足机械工程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学科专业特点,以人为本,倡导五育并举,着力构建学生普遍受益的学生工作新体系。

鼎新书院“革故鼎新至真至善”的院训,是一种追求创新、持续改进的创新型理念,既有对学生一心向阳、追求真善高尚道德情操的明确要求,也有对学生富有创新精神,敢闯敢拼、敢为天下先,勇于挑战自我、追求卓越的美好期盼。

鼎新书院将深刻理解“中心体”学院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,针对“双一流”建设指标(如升学率、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等)、围绕专业认证,基于OBE理念(以学生成果、能力、需求导向),协同谋划做好学生工作。强化顶层设计,有效整合资源,开发符合“中心体”学院学科专业特点的、五育并举的书院“第二课堂”特色工作内容,在“一院一品”“一院一特色”的目标定位下,构建学生普遍受益的工作新体系。

(截止2025225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