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冬杰,男,汉族,出生于1996年11月,中共预备党员,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,2021年9月入学。
获奖情况
2021-2022学年三等学业奖学金;
2022年度宁夏大学“优秀共青团员”荣誉称号;
2022-2023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;
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三篇。
个人事迹
时光如歌,吟唱着生命的旋律,穿越岁月的长河,我于时光流转之中,感受到梦想绽放的力量,回眸往昔,美景如画。
乘风破浪,砥砺前行
2021年的夏天,我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,带着对未来三年的规划和对研究生生活的向往,满怀信心地来到了银川。初来乍到,一切都是新鲜的,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。
事与愿违,当生活过于顺利时,总有挫折与困难在前行的路上等待着。初入学,我满怀信心地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,期待着在新的学术领域里大展拳脚。然而,研究生课题如同一座大山,横亘在我面前,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面对从未了解过的新型材料和屈指可数的相关文献,我开始了课题实验。我按照文献中的方法一步步进行操作,但结果却屡屡失败。面对这些不如意的结果,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完成这个课题。那些寥寥无几的文献让我意识到,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,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。与此同时,周围的同学陆续取得了新的进展,这让我更加焦虑。我感到自己仿佛被困在了原地,而其他人已经渐行渐远。在这种压力下,我逐渐变得急躁,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和能力。
然而,我并不愿意轻易放弃。我告诉自己,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,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。我开始更加努力地查阅文献,向老师和同学请教,试图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。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之后,我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。虽然距离最终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我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。
风雨如晦,逆水行舟
当然,生活不仅仅只有科研,友情是崎岖道路上最好的调节剂,它如点点星火,在黑暗中给予我们力量和希望。在科研过程中,屡屡遭遇失败,这些挫折容易引发灰心、暴躁、焦虑、沮丧等负面情绪,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。然而,也正是这些负面情绪,提醒着我们科研之路的艰辛与不易。为了缓解这些负面情绪,我时常相约朋友一起爬山、骑行等。我们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,群山遍布,绿意盎然。这些美好的景象让我们意识到,所谓的艰险并不那么难,只要我们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,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,取得成功。在爬山的过程中,我们相互鼓励、扶持,共同面对陡峭的山路。虽然途中有时会跌倒,但我们始终坚信,只有经历过跌倒,才能更好地体会成功的喜悦。登顶的那一刻,我们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,也为自己的坚持不懈而感到自豪。
我们在一起分享快乐与挫折,学会了倾听与鼓励。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友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给了我们力量去战胜困难,勇敢前行。
拨云见日,拥抱天光
莫道浮云终蔽日,总有云开雾散时。所谓险阻,不过是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。在持续了一年多的实验中,我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。这一发现让我有如拨云见日,仿佛漫长的黑夜过后,终于迎来了灿烂的黎明。在此之前,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献,这些文献成为了滋养我思想的充足土壤。这些知识储备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,推动着实验快速前进。在实验过程中,我不断地思考、调整实验方案,力求找到最佳的研究方法。面对后续遇到的小问题,我已能游刃有余地应对。大量的文献积累不仅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,还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面对审稿人的质疑,我能够条理清晰地回答,确保论文的质量。因此,一篇又一篇的论文相继发表,让我的学术之路充满了无尽的光芒。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,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。然而,正是这些挑战让我变得更加坚强,更加坚定地相信自我的能力。
风雨不改凌云志,振衣濯足展襟怀。只有经历过风雨,我才能更加珍惜阳光。因此,险阻并不可怕。它们只是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,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。在科研道路上,我们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,勇于面对挑战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不断探索中取得更大的成就,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增添绚烂的色彩。
志存高远,未来可期
知不足而奋进,望远山而前行。历经风雨,才能迎接彩虹;跨越山川,才能邂逅花开。一路拼搏的足迹,绝不会辜负沉潜的力量。当回首过往,一切都将变得有价值。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。细微的变化汇聚成宏伟的史诗。正如清风拂过水面,激起层层涟漪,最终演变成汹涌的波涛;又如小火苗悄然燃起,星星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。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日积月累是我们前行保障。鲜衣驽马少年时,不负韶华行且知。步履匆匆,风尘仆仆,去追逐远方的星火;坚定脚步,稳健而行,去迎接明天的曙光。
师长点评
贾冬杰同学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,学习成绩优异,勤奋科研,具有创新精神,具备严谨的科研素养。在日常生活中,他团结同学,尊敬师长。在实验室,他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,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。他的学术态度严谨,耐心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。与其他成员合作时,他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,乐于分享知识和经验。在课题组中,他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,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。作为他的导师,我见证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艰辛和坚持,并为他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喜悦。
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副教授 杨珮珮